欢迎进入建舟教育!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微博分享  客户端下载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1088-687

新闻资讯 News
多点开花 自贸区扩围之后向何处去
添加时间:2019-09-02

今年上半年,全国12个自贸区实现进出口总值1.6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3%,占我国同期外贸总量的10.97%;新增设了海关注册企业5010家,累计的海关注册企业达到了85045家;实际使用外资人民币694.7亿元,同比增长20.1%,占全国比重为14.5%。

观新势

本报记者 王彩娜

近六年的探索过后,自贸区的点点星火,已成燎原之势。

继8月20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后,自贸区近日再迎“高光时刻”,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区集体官宣。至此,我国自贸区数量增至18个。“我国自贸区布局逐步完善,构筑起了沿海成片、内陆连线、沿边有点,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五轮扩围之后,自贸区是否会继续增设?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未来,肯定会循序渐进地添加新成员,“但剩下的省份想要‘入群’有一定的难度,批设自贸区的节奏可能不会这么快了。”

扩围之后

对于此次中央决定在山东等6省区新设一批自贸区,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称,是为了在更大范围进行改革创新的实践和探索,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彰显中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

从战略上来看,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1+3+7+1+6”的自贸区雁阵,既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又能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与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总体布局高度吻合。

随着自贸区的遍地开花,丁长发直言,“自贸区效应”也在相对减弱。“获得自贸区的金字招牌后如何作为,更考验地方政府的智慧与勇气。”

白明认为,自贸区不仅是一块牌子,关键是如何用好自贸区的资源。他强调,要找准两个定位,一个是外在定位,在国家战略或是国际合作中,该自贸区如何定位;二是要充分发挥当地的产业特色、比较优势。如山东自贸区,明确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海洋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同时,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等。

丁长发建议,不同地区的经济禀赋、开放程度、发展水平、营商环境都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通过差别化的开放措施,寻找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对于“区”与“港”之争,白明认为,不论是自贸区还是自贸港,都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阶梯。有的地方适合自贸港,发挥港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有的地区则更适合自贸区,因为从地理概念上来讲,自贸区是更加灵活的经济制度。“宜区则区,宜港则港。”

先行更向前

自2013年9月设立至今,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脚步就不曾放缓过。白明认为,上海应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发挥龙头作用,与江苏、浙江两大自贸区更好地错位竞争、互补短板、形成合力,产生更强的大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承担了率先探索自贸港重任的海南自贸区,将今年作为“政策落实的关键年”,积极寻求各方先进经验和做法,谋划改革清单,与其他国内自贸区形成互补的试验。据了解,在海南已推出的12个先导性项目中,有6个已经完成阶段性任务,还有6个正在积极推进。下一步将再滚动增加6个新的先导性项目,包括推进海南全岛(全省)5G网络部署及商业化应用、设立中国(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实施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服务贸易出口先导性计划等。

已建设两年多的河南自贸区,在跨境电商、多式联运、金融开放、贸易便利化改革方面,探索总结出270项创新实践案例,向国务院推荐上报了85项改革创新经验、8个最佳实践案例。未来,河南将围绕自贸区战略定位,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标准,选取市场诉求强烈、有利于提高开放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河南特色优势、基本具备试点条件的领域,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思路措施。

后来可居上

上海市市长应勇日前表示,临港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现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

直指“自由”的临港新片区,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正吸引各方加速集聚。

8月23日,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开园,这也是临港新片区揭牌后,迎来的第一个实质性项目。基于高端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领域扎实的产业基础,临港新片区吸引了包括特斯拉、上汽集团、赢彻科技、博雷顿、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主线科技、图森未来等众多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落户,逐步形成自动驾驶产业的集聚态势。

好消息接连而至。继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之后,8月28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分行日前揭牌,宣布将加大金融力度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建设和发展,提升自由贸易(FT)账户服务水平。

据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透露,临港新片区将持续引进海内外高能级项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同时,大力发展“跨境”“离岸”的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确保2035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更多利好正在路上。如临港新片区将“放开”房产限购政策,再如即将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其中企业登记实行确认制、经营者适当性管理、境外专业人才职业管理创新、重点产业和人才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新突破备受期待。

正如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所言,“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原有自贸试验区扩区,也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而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相较于中国其他地区,临港新片区具有无比的优势,随着相关政策的细化与出台,临港新片区的吸引力将愈加强劲。”丁长发对临港新片区充满期待。

属于自贸区的精彩,刚刚开始。


考试提醒 THE EXAMINATION
在线试听 VIDEO
>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1088-687     企业邮箱:jianzhou@jianzhouedu.com
版权所有: 建舟(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武清区雍阳西道436号
津ICP备2025031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