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1月12日电(齐中熙 刘凤翥)严冬的青藏高原白雪皑皑,寒风凛冽,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兰新二线施工现场却是彩旗招展,车流不息。在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建设客运专线过程中,他们逐步摸索出一套对“高原高寒”地区铁路客运专线的施工技法,为兰新客专建设稳步推进奠定基础。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全长1776公里,是青藏高原首条铁路客运专线。十八局集团管段地处甘肃和青海地区,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达-31.6℃,施工难度大。为打造一流高原铁路,十八局兰新铁路项目部超前谋划,成立了冬季施工领导小组。
冬季因气温较低,防寒保温稍有疏漏会产生混凝土冻胀、开裂、结构疏散等质量问题,他们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冬施安全质量培训,确保冬季施工安全、质量万无一失。
大板山隧道、天平顶隧道、民和隧道均为高风险隧道,其中大板山隧道平均海拔在3700米以上,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铁路隧道之一。由于施工地点位于高寒区,人员缺氧、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为确保施工安全,他们充分运用高科技,在现场建立“隧道施工人员定位、视频监控、隧道声光报警”三大系统和影像数据监控系统,共同为隧道施工构筑道道安全“护身符”。
西河镇特大桥、东垣渠特大桥、大阳沟特大桥最高墩近50米,他们在对桥墩、现浇梁施工中加强原材料、减水剂的保温措施,拌合用水加热、临界温度升温保温,砼运输罐车用保温棉布包裹,以保证砼在运输过程中热量不易散发;墩身施工采用全封闭保温棚,在棚内架设煤炉,使养护温度保持在10℃以上。
目前,十八局集团兰新铁路施工稳步推进,红古梁场、民和梁场顺利取得箱梁生产许可证,完成预制箱梁220多片,完成架梁将近60孔,钟家一号、红崖和松树庄等隧道已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