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以及《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2016—2018年)》《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行动计划(2016—2018年)》《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行动计划(2016—2018年)》《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五个行动计划。
过去三十多年,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诸多明显的“短板”。在加快供给侧改革之下,如何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十分关键。
三年投资1.15万亿“打基础”
在补短板方面,广东将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根据《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行动计划(2016—2018年)》,未来三年,投资11500多亿元,实施18项重大工程,使广东省农村电网、供水、道路等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粤东西北地区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天然气气化率、移动宽带普及率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信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城市地下管网、交通互联互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人才供给体系与创新发展相适应。
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未来三年广东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互联互通、便捷畅通。到2018年底,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363公里,新增出省通道6条;高快速铁路新增运营里程265公里,运营里程约达1625公里;珠三角城际铁路新增运营里程350公里,运营里程约达495公里;普通公路显著改善,基本实现行政村100%通客车。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分析,分地区看,粤东西北将是“补短板”的重点。目前粤东西北地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要振兴粤东西北就必须要加大在交通、产业园区、城镇建设方面的投资。
例如,在高铁和城际铁路交通方面,目前粤东西北仍比较滞后。根据计划,未来广东重点推进珠三角经粤东西北至周边省区的高快速铁路通道建设,建设赣深客专、广汕铁路等7个项目,总里程1283公里,总投资约2000亿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