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了地区的深度融合,经济结构调整、货物进出口的增多,带动了天津港与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快速发展。从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十二五”末,河北全省港口设计年通过能力突破1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到2020年将达到12.5亿吨,加上天津港口“十三五”目标,港口群吞吐能力将达到20亿吨左右,津冀港口组成的世界级港口群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将初具规模。
津冀港口将统一规划错位发展
“我们正在加快调整结构,精确港口功能定位,加强与天津港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金浩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津冀港口将实现统一规划、错位发展。
高金浩说,唐山港与天津港形成“双核”,建成国际综合贸易大港;秦皇岛港、黄骅港依托“双核”形成“两翼”,向多功能现代化大港转变,共同打造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利用各自航线优势,开展货物中转联运,形成一个集装箱运输网络。津冀港口还将完善一口通关模式,打造互联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建立港口企业合作联盟。
河北还计划以北京无水港为平台,深化京冀在集装箱、散杂货、能源等物资运输中的合作,将唐山港打造成北京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依托河北港口丰富的沿海滩涂资源,建设“飞地”工业园区,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分享政策,承接北京市乃至“三北”地区的重化工产业和高端产业制造环节项目的转移。
多式联运打造海陆速运体系
河北正在快速推进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发展,培育新的集装箱运量增长点,打造京津冀乃至北方地区海陆速运体系。“唐山港至二连浩特、唐山港至乌鲁木齐、秦皇岛港至包头等8条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是河北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重要增长点。”高金浩说,河北还将积极开通曹妃甸至韩国仁川的客货滚装航线、黄骅港至韩国釜山的集装箱班轮航线。
为配合海铁联运,唐曹铁路、曹妃甸港区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水曹铁路也正在快速推进。黄骅港专门为海铁联运列车建成配套场站,预计每年可为黄骅港带来约70万标箱的集装箱入海吞吐量,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运距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海铁联运入海通道。
河北省还临港集中集约布局建设山海关临港产业园区、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乐亭临港产业聚集区、沧州渤海新区临港产业区,形成以装备制造、钢铁、石化、能源和海洋新兴产业为主导的资源节约、生产集约、环境友好的国家新型工业化先行区,形成港产联动和快速加工产能。
来源:钢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