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建舟教育!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微博分享  客户端下载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1088-687

新闻资讯 News
《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正式印发
添加时间:2016-11-30

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正式下发。


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三市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包昆纵轴的北端,是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和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从《纲要》中了解到,呼包鄂协同发展要实现的目标有:到2017年,建立起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在交通通讯体系、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区协作、产业配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提前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各方面合作的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基本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发展格局,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中心和国内协作的枢纽。到2030年,区域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均等化,产业协同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进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成为支撑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


呼包鄂区域总体定位有六个方面,一是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二是边疆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三是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四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区。五是自治区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区。六是自治区创新发展的引领区。


同时将优化空间格局,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按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要求,塑造“一核两翼三带四区”的空间格局。


“一核两翼”是指突出呼和浩特核心地位,加快发展首府经济,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包头、鄂尔多斯区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发挥区域经济发展引擎作用,打造呼包鄂协同发展增长极。发展壮大准格尔、达拉特、土右、土左、托克托、和林等城镇规模,推动呼包鄂城市群加快发展。


“三大产业带”是指沿黄沿线产业带,重点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化工、特种钢铁、有色金属、现代服务业和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探索推进准格尔——托县——清水河和昆区——达旗——土右旗产业一体化循环发展。沿阴山北麓新能源产业带重点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及相关配套产业。土默川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带,重点发展乳业、肉业、绒纺、粮食、蔬菜、瓜果及其营销业。


“四个生态综合治理区”是指以鄂尔多斯为主的丘陵沟壑、沙漠沙地生态治理区;以清水河县、和林县、托县等为主的土石山生态治理区;以固阳县、武川县、达茂旗、石拐区等为主的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区;以土左旗、回民区、新城区、九原区、青山区、昆都仑区、东河区、土右旗等为主的大青山南麓生态保护区。重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工程和植树造林、地质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小流域治理等重大行动,加强黄河风光带和沿交通干线绿廊建设,恢复和改善自然生态功能。


在构建城镇体系时,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立足于比较优势和现有基础,坚持定位清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强化联动。优化城镇群空间布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和重点集镇协调发展,形成集群化多层次的绿色、智慧和人文城市新体系。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纲要》中指出,呼包鄂协同发展时将优先突破两个领域,一是基础设施。以拓展空间、补齐短板为目标,统筹规划跨市域重大基础设施,以同城化、网络化、便捷化为方向,逐步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形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一体化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还将做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发展公共交通、推进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加强油气管道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二是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富区、绿色惠民,有度有序利用自然,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规划实施贯通三地的重大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建成祖国北疆生态屏障的重要承载区。并做好加强生态共建共享、推进环境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提高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共同发展循环经济、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工作。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考试提醒 THE EXAMINATION
在线试听 VIDEO
>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1088-687     企业邮箱:jianzhou@jianzhouedu.com
版权所有: 建舟(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武清区雍阳西道436号
津ICP备2025031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