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1.97万亿元,同比增长32.48%。要知道,信托行业保持这样增长的一幕还是在三年之前。
而如此高增速背后则是通道业务回流、房地产市场回暖带来融资需求大增以及信托转型摸索新业务所催生的。
不过,随着今年3月末银监会整治金融机构“三违反”、“三套利”行为的推进,信托通道会受限,未来信托业能否保持的这种高速增长还需进一步的观察。
通道业务回升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信托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216.80亿元,同比增长0.84%;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5.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1.11%。信托行业管理规模达到21.97万亿元,同比增长32.48%,环比增长8.65%。平均每家信托公司规模为3230.4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速自2016年2季度触及历史低点后开始回升,今年一季度同比实现30%以上的增幅。这背后信托行业发生了什么?
国内知名信托专家、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陈赤表示,信托资产增速回升主要原因可能是通道业务的上涨所致,很多通道业务回流到信托行业。如私募管理类业务明显增加,一些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做银行理财业务的通道被暂时收紧,原来很多银行委托基金子公司和资管公司来做的业务都归并到信托公司,这样规模上升特别明显。
此外,陈赤表示,信托资产规模的增加和跟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息息相关。从去年开始,房地产市场融资需求大量增加,这部分信托资金的资金是带动增长的一个原因。同时,信托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摸索了一些新的业务,包括资产证券化、PPP方面的信托业务、消费信托等,这些新业务的增加也促进了信托资产规模的上升。
中信建投研创部袁路表示,“信托资产规模的增加很明显主要也是通道业务的高速增长所致。从去年开始,逾百分之九十信托管理资产均为事务管理类信托,而且事务管理类去年约百分之五十的业务都是在第四季度完成的”。
数据显示,相比2016年年底,今年一季度,单一资金信托余额增加近5300亿元,管理财产信托增加近5200亿元。
虽然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增加,但一季度,信托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216.80亿元,环比下降43.75%;利润总额155.37亿元,环比下降38.63%。对此,陈赤称,一方面体现了通道业务增加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是不太赚钱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目前经济并未明显回升的环境下,各家信托公司还是比较谨慎地在拓展新的业务,而并未大规模地拓展主动管理的业务,即自身要承担风险的业务。
来源:经济观察报